4月29日,借助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農業科學院
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黃三文研究員應邀來所作報告的機會,
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領導和專家與其圍繞營養組學,討論了雙方合作的主要內容和機制。
雙方初步議定,將在“特色畜禽資源加工適應性的基因組學基礎”、“倉儲糧食的宏基因組學監控”、“腸道宏基因組學與營養吸收”、“土傳病害病原學與分子進化”等方面開展協同創新。
黃三文在加工所作了“黃瓜基因組學研究”與“建設農業基因組學協同攻關大平臺”的學術報告。他結合自己回國近10年在“黃瓜基因組學”方面的研究進展,闡述了基因組學的概念,介紹了成立基因組研究所的背景、籌建過程、主要科研進展以及與加工所合作意向。他表示,基因是生物之間的共同語言,基因組學開啟了不同生物之間信息交流的渠道,它既是一本歷史進化書,也是一幅地質勘探圖,需要以大數據來驅動。基因組研究所定位于農業基礎問題,瞄準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開展協同創新,建設農業基因組學聯合攻關大平臺。
戴小楓指出,營養組學是食品科學研究永恒的主題和科學前沿,加工所要以與基因組所合作為契機,以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合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等為切入點、抓手和基石,進一步凝煉重大科學選題,盡快全面啟動營養組學研究計劃,引領中國和世界食品科學發展的方向。
加工所課題組組長、青年英才計劃學者、團隊首席以及中層以上干部進行了座談,全所員工和部分研究生參加報告會。(通訊員 高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