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11月18日,該團隊在新疆石河子對新疆棉區寬窄行的種植模式和棉花品種進行了采棉機適應性試驗,明確了新疆矮、密、早棉花種植特點的機械化采收技術要領。收獲試驗表明,輕型采棉機完全可以適應該區域機械化棉花采收,為輕型采棉機更廣泛的應用奠定基礎。
11月29日-12月10日,該團隊在山東濱州開展了多款采棉機收獲對比試驗,進行了輕型采棉機的耐久性試驗并完成了整機檢測。該團隊將輕型采棉機與約翰迪爾、貴航、天鵝等多款水平摘錠式采棉機進行了采收對比試驗,同時進行了大面積的采收耐久性試驗,并邀請相關質量檢測部門對4MZ-3指刷式采棉機采凈率、損失率、作業效率等相關參數進行了檢測。針對采棉機作業對農藝的要求較高、作業中駕駛員長期保持對行采收視覺疲勞等問題,項目組利用衛星導航進行采棉機無人駕駛收獲試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為期近3個月的試驗在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新疆西部凱旋采棉機制造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支持協助下順利完成,并取得較好的采收效果,同時受到當地棉農的認可。這些試驗的開展對輕型采棉機在今后的應用推廣具有重要意義,為采棉機的后續批量生產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數據。莖稈類收獲機械創新團隊將圍繞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繼續開展相關研究試驗工作,推動我國棉花事業更好更快發展。(通訊員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