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科技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委托,中國農科院科技局組織專家,于2004年6月22日在北京對中國農科院品資所、茶葉所、棉花所主持的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整理與保存”、“經濟作物種質資源收集、整理、保存”、“棉花種質資源收集、整理、保存與評價利用”等三個項目,以及品資所、煙草所主持的國家社會公益研究專項“防沙治沙特種種質資源的調查、評價與利用”和“低焦油煙草種質資源篩選評價與區域化利用”項目進行了驗收。國家科技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曹一化副司長、農業部科教司楊雄年副司長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出席會議的還有科技部農社司許增泰助理調研員、農業部科教司陳彥斌副處長、中國農科院劉旭副院長、中國農科院科技局葉志華局長等人。
由3位院士等9人組成驗收專家組認真聽取了各項目負責人的執行情況總結報告,審核了相關技術資料,并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質疑。經過認真討論,形成了項目驗收意見,上述5個項目全部全優通過驗收。項目取得了如下重要進展:
1、完成水稻等22種作物新收集資源3256份,繁種編目2251份,合格入長期庫保存2038份。完成品質鑒定2168份,抗病蟲鑒定2090份,抗逆性鑒定評價2182份。完成了9類作物4080份長期庫種質的生活力監測。完成中期庫種質繁種更新9341份、重新編目入庫8928份,提供利用種質13366份次。完成8個中期庫種質數據庫建立和完善,以及2038份入長期庫和8928份入中期庫保存種質數據的錄入管理工作。中期庫分發供種工作已取得明顯的成效,共向國內283個單位374人次分發種質13366份,涉及80余種作物。通過中期庫種質更新,挽救了小麥、牧草、大豆、蔬菜等作物的一批珍貴、優異種質和近緣野生植物。在對新收集和國外引種鑒定評價中,篩選、發掘出一批優異種質資源,并提供利用于作物育種、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
2、完成了892份種質資源收集和入圃保存工作,其中引進國外資源122份,新征集野生、瀕危資源180份,豐富了我國經濟作物資源圃的種質資源。 完成了1174份種質資源的農藝性狀、品質及抗性鑒定評價。通過鑒定評價,已篩選出一批具有優異和特異性狀的種質資源,為進一步開發利用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種質資源。向科研、教育、生產等單位提供種質資源2895份次,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完成了2766份衰老種質資源的繁種更新,進一步規范種質資源圃管理,改善了種質資源圃保存條件。
3、及時地進行全國性的種質考察和征集,收集到棉花新種質281份,篩選出高強纖維、抗黃萎病、抗蟲等優異種質10份并提供利用。建立了棉花種質資源數據庫,實現了信息化管理。收藏棉花品種及主要類型的標本153份,以實物和圖片的形式展示了我國棉花的發展歷史及棉花種質的遺傳多樣性。運用系譜、農藝性狀分析,從6000份棉花種質中評價出54個基礎種質,隨機選擇陸地棉、海島棉、亞洲棉約500份品種(系)開始棉花核心種質的構建。對20份彩色棉、光籽棉等材料進行遺傳和分子標記分析,初步闡明控制纖維色澤的遺傳規律。
4、通過系統調查,搶救性收集8屬、80余個物種、410個居群的小麥族植物的資源,其中新收集物種28個;同時,建立了圖象庫和數據庫,并編目、入國家圃(庫)保存。篩選出防沙、固沙植物資源12個物種、52個居群,高產牧草植物資源5個物種、8個居群。從收集的極端環境下的小麥族植物資源中,發現了一些新物種,并在一些物種的起源演化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獲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新結論。
5、篩選出煙葉低焦油烤煙種質8份,白肋煙種質8份,馬里蘭煙低焦油種質3份;篩選和育成低焦油鉀高效烤煙新品種(或新品系)6個,馬里蘭煙新品種(雜交組合)2個。初步明確低焦油烤煙產區7個,低焦油白肋煙產區2個,低焦油馬里蘭煙產區1個;研究提出了低焦油煙葉區域化生產初步實施方案及其關鍵技術,為我國低焦油煙草的區域化生產提供了依據。
同時專家建議:
1、進一步加強國內野生資源的收集以及國外種質資源的收集工作,并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給予穩定的支持。
2、有關部門根據國家農業結構調整的重大需求,加強對多年生和野生植物資源圃的建設及經濟作物種質資源收集、整理、保存工作的穩定支持。
3、國家有關部門對極端環境下的植物資源調查、搶救性收集、評價與利用繼續立項予以支持。(作物科學所)
分享到
科技基礎性工作與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農作物種質資源類項目通過驗收
發布時間:2004-06-30
|來源: 作物科學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