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灘涂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創新團隊研究拓展了廢棄生物質炭化利用的新途徑。該研究為灘涂廢棄物高效利用及濱海鹽漬土等低值土壤的改良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有害物質雜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等期刊上。
據尤祥偉特聘研究員介紹,生物炭是生物質在無氧或限氧條件下熱解制備的多孔富碳類物質,在土壤質量提升、環境污染修復以及溫室氣體減排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該團隊將爆發性海藻“滸苔”與玉米秸稈共熱解,增加了生物炭產物中養分含量,系統解析了共熱解生物炭養分釋放規律及其促進植物對氮磷元素吸收的作用機制;發現生物炭可通過提升濱海鹽漬土的理化性質及養分有效性,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群的豐度,顯著提升高價值耐鹽蔬菜-冰菜在濱海鹽漬土上的產量及品質;從吸附、微生物降解等角度系統揭示了生物炭影響土壤中手性污染物甲霜靈在土壤-蔬菜體系中立體選擇性分布的作用機制。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鞠曉暉)
原文鏈接:
文章1.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9167
文章2.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44893
文章3.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1.12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