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在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的指導和推動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科研團隊開展了國家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建設項目研究,歷時三年,完成了臺賬制度建設頂層設計,構建了底數清晰的重要農業資源監測體系理論和方法,并開展了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建設試點工作,為實施農業綠色發展考核提供了有力科學支撐。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的要求,項目組結合我國農業資源管理現狀,提出了五個“1”的國家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建設框架。“1本賬”,即基于縣級的農業自然資源、社會經濟資源等444項指標數據,以及全國農業資源空間分布圖;“1套體系”,即不同層級(國家、省、市、縣、農戶)農業資源臺賬數據逐級匯交體系,以及不同技術方法(遙感、統計、調查)的農業資源監測體系;“1套標準”,即臺賬數據采集、匯交、共享等標準;“1個平臺”,即由臺賬匯交、農戶農業資源信息采集系統、臺賬管理組成的臺賬管理平臺;“1套制度”,即各級臺賬數據匯交、資源評價報告編制操作指南。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臺賬指標體系,提出了農業資源空間分布圖繪制方案;構建了農業資源監測體系;研究制定了臺賬數據庫分類與結構等相關標準和規范;研發了國家重要農業資源臺賬管理平臺由臺賬匯交系統、農戶農業資源信息采集系統(APP)和臺賬管理系統組成,實現臺賬數據在線匯交、逐級審核和入庫,基于移動客戶端的農戶級農業資源數據在線采集,以及管理多級農業資源屬性數據、文本數據、矢量數據,實現農業資源承載力評價、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制定了《國家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建設操作指南(試行)》,明確了國家、省、市、縣各級臺賬建立、匯交及系統運行維護操作流程,監測體系構建、農業資源評價工作操作規程,高效指導各級開展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建設。
2017年,項目組在全國65個市、縣(區)開展了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建設試點工作,數據已匯交到臺賬匯交系統。2018年,擴大了試點范圍,在全國172個市、縣(區)開展了農業資源臺賬制度建設試點。青海省作為臺賬制度建設綜合試點,構建了剛察、德令哈、共和、尖扎、瑪多、囊謙6縣農業資源臺賬,繪制了耕地、草地、主要農作物、設施農業空間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