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逆境生物學與抗性改良團隊聯合國內高校,首次發現顯著提高油菜抗寒能力的關鍵基因模塊,揭示了油菜耐寒分子機制,為提高油菜抗寒能力、推動冬閑田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相關成果發表在《植物生物技術雜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油稻輪作”模式可以使長江中下游的“冬閑田”變成“增產田”,但如果晚稻收割延期就會使油菜播種遭遇低溫凍害,對油菜生產造成不利影響。針對這一問題,研究團隊挖掘出調控油菜抗寒性狀的關鍵基因模塊,系統構建出油菜抗寒基因調控理論模型,該模型可強化細胞結構穩定性,增強油菜抗氧化功能,從而提高油菜抗凍生長能力。目前,已證實該模型在十字花科植物中具有普適性,對促進長江中下游糧油增產,提升冬閑田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湖北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資助。
文章鏈接:http://doi.org/10.1111/pbi.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