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錫文強調,土地制度是國家的基礎性制度,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必須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農村土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對被征地農民要形成多元化補償機制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制度,絕不能虧欠農民。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要加快確權登記頒證,引導土地經營權合理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用地效率。

針對農業經營體制創新,陳錫文認為,在相當時期內,家庭經營仍然是我國農業生產基本力量,應更多的通過提供周到、便捷的社會化服務來降低農業的整體成本,使家庭經營納入現代農業的軌道。要從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的實際出發,用擴大服務規模的方式來彌補耕地規模不足。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在總結時說,陳錫文的報告對更好認清當前形勢,深化國情、農情和世情認識,把握中國農村改革發展趨勢和堅持的重大原則,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國農科院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重大問題的分析和判斷上來,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支撐國家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履職盡責,做好“三農”的發展戰略研究、政策研究、信息研究和學科研究,為新常態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副院長雷茂良、李金祥,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魏琦出席報告會。院屬京區各單位領導、院機關青年代表、京區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員代表,研究生院學生代表等4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