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科技領域第一個大型集成服務系統,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開發的“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與信息集成服務平臺(NAIS)”(http://www.nais.net.cn)日前正式開通使用。這一平臺是在充分整合國家農業圖書館與農業信息所豐富的館藏信息資源、系統的信息研究成果、多樣的信息服務內容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集資料查詢、知識傳播和信息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是利用現代服務手段推進和革新傳統服務內涵的一次成功嘗試。
國家農業圖書館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在世界農業圖書館排名中,館藏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自建館以來,在收集、保存、開發、利用國內外農業科技文獻信息,協調和推進全國農業科技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傳遞和推廣農業科技成果,開展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以及信息產品的研制開發,培養高層次信息資源管理人才,開展國內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科技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科技興農,信息先行”的觀念日益成為人們的共識。如何改進傳統的到館、借閱、電話、傳真、郵寄等服務方式,保證信息服務的及時、高效、便捷;如何更好地發揮國家農業圖書館在農業科技進步中的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已成為農業文獻信息科研、服務人員面臨的一個重要且迫切的課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以排頭兵的責任感和敢于攻關的精神,依靠自身信息技術研究與資源優勢,革新傳統信息服務方式,貼近農業科研工作一線,挖潛信息資源保障能力,自主研發成功了“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與信息集成服務平臺”。該平臺依靠規范、靈活、多功能、高效拓展等特色受到用戶的普遍歡迎。該平臺實現了網絡信息的智能采集與分類,信息訂閱與推送的綜合集成,不僅匯集了豐富的農業信息資源,而且實現了網絡化農業信息服務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突破,構筑起農業信息服務的橋梁,大大提高了服務的廣域性和針對性。
NAIS主要由服務指南、目錄檢索、資源檢索、信息服務和專題信息五個部分構成,設有最新資源、相關鏈接、服務公告等輔助欄目。“服務指南”主要展示農業信息所擁有的資源和服務、傳達用戶的反饋并進行解答。“目錄檢索”提供了在線檢索、瀏覽國家農業圖書館全部館藏文獻目錄以及最新購買的圖書、期刊、視聽資料等文獻資源的功能。“資源檢索”使用戶可以快速、方便地瀏覽和檢索信息所自建和購買的全部電子資源,包括中外文網絡數據庫、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光盤資源以及包括古籍數據庫在內的特色館藏服務。在信息服務欄目,用戶不僅可以享受全天候的原文提供及文獻擴展服務,還可以獲得精心組織的網絡參考咨詢、定題服務、SCI咨詢服務、信息訂閱與推送、網上資源推薦以及農業網站導航等多種服務。而“專題信息”則為用戶展示了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所獨具特色的農業科學數據、農研報告、論文專著、專題文獻、農業科技成果以及農業科技期刊等。可以幫助用戶了解國內外農業科學研究領域最新動態,為用戶提供權威的學科戰略決策服務。
NAIS在網絡化農業信息服務領域實現了以下技術創新:
1. 嚴格規范的開發流程管理
平臺嚴格按照CMMI標準流程進行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開發。使用國際標準Unicode,支持各種語言版本,可以在瀏覽器的中/英以及其他語種間自由轉換。程序具有良好的標準性、穩定性、開放性和可擴展性。
2. 靈活的網絡結構
平臺采用基于鏈接方式的網絡結構,相對獨立的系統之間的集成通過超級鏈接進行。保證了平臺系統的靈活性和各子系統開發維護的獨立性。
3. 可擴展的平臺功能
平臺的內容管理系統使非信息技術人員通過非編碼方式擴充修改系統欄目結構和內容成為可能,這將極大的增加平臺系統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也將降低網站內容維護成本,縮短更新周期。
4. 領先的數字信息采集與推送技術
該平臺實現了網絡信息智能采集與分類,信息訂閱與推送的綜合集成。智能采集系統可以實施對除“內容加密”網站外的全部網站類型進行采集與過濾,提供基于多種分類分詞算法的農業信息分類,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信息推送系統支持用戶One2One個性化界面登陸與信息定制,系統可根據設定的周期發送符合用戶需求的信息到指定的郵件帳戶。而平臺提供的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頻道訂閱功能則使用戶不需訪問網站就能自動獲取平臺最新消息和新聞。這對于需要掌握某個領域的研究動態前沿的用戶具有重要的意義,也使服務平臺的建設水平進入同類系統的先進行列。
5.高效的跨庫、集成檢索技術
采用Java,XML技術,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基于WEB的“一站式”網絡數據庫集成檢索服務。用戶可同時選擇多個數據庫資源,從同一個檢索入口對多個資源提交檢索請求,檢索結果統一顯示。在國內率先實現在集成檢索中對信息附件的下載、支持對超復雜網絡數據庫的集成檢索、異構數據庫并發訪問的容錯控制與管理以及集成檢索過程中的結果異步刷新。同時,靈活的檢索代理機制可實現對異構數據庫種類和數量的良好擴展。
6. 拓展的信息服務空間
通過轉發代理服務器和IP綁定終端間的HTTP轉發通訊技術,該平臺實現了館藏一次文獻、二次文摘以及電子全文的無縫集成服務。用戶無論在任何地點,都能夠像直接使用在那臺IP綁定的終端一樣,可以對受限訪問的網絡數據庫進行文獻訪問。采用統一的FORM接口和其他系統無縫連接,不需要專門的協議來實現。
7.個性化的增值服務模式
服務平臺提供的個性化增值服務將為每一個注冊用戶提供更貼身的服務。注冊用戶可以通過查閱我的問題,我的訂單,費用明細等欄目內容,全面細致掌握自己使用平臺的情況,這將提高用戶對服務平臺信任依賴程度,提升服務平臺親和力。
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許世衛博士指出,農業科技文獻與信息集成服務平臺的開發和建設,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集多年研究、服務成果和經驗,順應時代發展和農業科技創新的新形勢,迎接國內外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挑戰的一項戰略選擇。平臺的成功開通和有效使用,不僅標志著我國農業科技信息研究和服務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將有效推動和提高我國長期以來積累的豐富的農業科技信息資源發揮其應有的效益,構筑起農業文獻信息為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的長效機制。
分享到
“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與信息集成服務平臺”正式開通
發布時間:2005-09-07
|來源: 農業信息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