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成果還首次提出了與之相配套的栽培技術,利用選育的矮化砧木新品種與優良品種相結合,進行梨矮砧密植栽培,實現了梨樹傳統栽培方式的突破。
據介紹,在歐美各國主要栽培西洋梨,采用異屬矮化砧木——榅桲,已實現矮化栽培。但榅桲與東方梨存在親和性差、不抗寒、固地性差、在堿性土栽培葉片黃化等問題,未能在我國生產上應用。由于缺乏適宜的矮化砧木,在日、韓等東方梨生產國只采用喬化栽培,導致樹冠大,樹勢旺,結果晚,管理不便。由于梨品種的地域性較強,目前國內外還未有適宜的矮化品種在生產上推廣栽培。姜淑苓科研團隊研發的這項成果,豐富了我國矮化梨資源,促進梨品種結構調整,對農民增收、環境保護以及我國梨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利用該成果中選育的矮化砧木進行栽培,與喬砧梨樹相比,單位面積節省修剪、打藥用工量38%—50%,果實采收工效提高1—3倍,減少了對果園及周邊環境的污染。現已在梨產區建立示范園30余個。(通訊員 杜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