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農業發展的環境更為復雜、風險日益突出、保障極具挑戰,迫切需要應用農業信息分析技術進行科學研判、早期預警、適時調控,保證農產品市場穩定及有效供給。為進一步強化農業信息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作用,促進全國農業信息分析領域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加快農業信息分析科技自主創新與學科建設,由中國農學會科技情報分會主辦、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和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共同承辦的“全國農業信息分析理論與方法學術研討會”于2009年11月13至15日在河南鄭州市隆重召開。這是學會自去年10月份在廣西南寧召開農業信息分析領域首次全國性學術研討會后又一次就農業信息分析理論和方法開展深入研討學術會議。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以及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科研和高校中從事農業信息分析理論方法、智能化技術和實際應用的科研代表共140余人參加了會議。中國農學會科技情報分會理事長許世衛致開幕詞,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馬萬杰致歡迎詞,農業部原副部長萬寶瑞、河南省省長助理何東成、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張興旺、河南省農業廳副廳長于國干、河南省農學會秘書長馮天福以及河南省農業廳、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并致詞。
會議邀請了農業部主管部門領導和我國農業信息領域著名專家作了大會主題報告,聽取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首都師范大學以及各省農科院的10位專家就農業信息分析理論、方法和實證研究的大會學術發言;會議組織和開展了“農業信息分析理論與方法”、和“農業信息分析技術與應用”分組學術交流,有16位專家在分組學術會上作了專題發言。會議突出農業信息分析理論與方法這一主題,圍繞農業科技信息、農業生產信息、農產品市場信息、農業風險信息以及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遙感技術在農業信息采集、分析及預警方面應用進行了廣泛交流。在分組討論會上,各位代表還就“協同開展信息分析預警工作,加強農業產業安全”的會議倡議進行熱烈討論。
萬寶瑞主任在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說農業信息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農業信息分析工作是農業信息化的關鍵,我國正處于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時期,必須利用信息技術,加強農業信息分析與預警工作,提高我國農業管理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及時性,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和國家食物安全。萬寶瑞指出做好農業信息分析預警工作應重點開展三個方面工作。一是要重視信息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實際工作離不開理論指導,信息分析需要用合適的理論和方法來支撐。二是信息技術人員和信息分析人員要相結合,提高信息分析能力,農業信息分析離不開農業信息技術及其他技術的發展,各類信息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必須與信息分析需求相結合,兩者要多方位、多視角、多途徑相聯合。三是信息技術應用要與實際調查相結合,與實際生產相結合,提高信息分析的精度。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張興旺以“農產品市場調控政策與信息分析的力量”為題,結合自身工作,深刻闡述了農業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意義。張興旺副司長首先分析了2009年的農產品市場調控政策,他指出,在農產品市場劇烈波動和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加大的背景下,2009年前10個月,我國農產品市場在國際農產品價格總體下行的趨勢下一枝獨秀,取得了基本保持穩定、沒有出現明顯滯銷賣難的可喜成績,這一成績的取得要歸功于今年在農業信息分析基礎上出臺的農產品市場調控政策;隨后,張興旺以2008年11月“農產品價格全面下行走勢的判斷”、2009年4月“九品種八條措施的出臺”和2009年7月“豫鄂皖蘇魯5省芽麥收購”等三項具體市場調控政策為例,闡述了農業信息分析在推動宏觀調控政策出臺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在報告的最后部份,張興旺還利用信息分析的方法技術對2010年我國農產品市場進行了展望,同時對我國農業信息分析工作的現存問題和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看法,他認為目前我國農業信息分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缺乏國家級水平的數據庫、缺乏嚴密準確的預測模型,農業信息分析的理論方法需要提高,缺乏國家級高水平的農業信息分析人員,需要我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積極借鑒國際成功經驗,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信息分析有效方法,培養國家級農業信息分析師,提升我國農業信息分析工作的整體水平。
中國農學會科技情報分會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許世衛研究員以“農業信息智能分析關鍵技術與應用”為題,分析指出了農業信息智能分析工作需要解決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為我國農業信息分析工作指明了未來的研究方向。他認為在我國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階段下,應用農業信息智能分析技術提高農業生產調控能力、應對風險與突發事件能力、促進生產消費協調等已成為當前我國農業信息科技領域的一項重大科學課題,及時掌控態勢、有效控制風險、提高管理效率是農業信息職能分析工作的三大主要任務。隨后,許世衛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業信息分析中存在的信息分析標準缺乏、信息即時獲取不足、信息交錯聯動關系判別困難、信息分析手段落后等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了農產品信息標準化技術、智能化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海量數據管理技術、生產風險因子早期識別技術、農產品消費替代效果評估技術和農產品市場價格短期預測技術等農業信息智能分析工作需要突破的6項關鍵技術;最后,許世衛對智能化數據采集與挖掘技術、糧食畜產品消費替代評估模型和農業信息短期預測技術等農業信息智能分析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了介紹。
本次會議取得了多項成果。會議就農業信息分析在現代農業發展和政府調控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全面研討,深刻認識到加強農業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會議就農業信息分析理論和方法進行了深入交流,把握了國內外農業信息分析的理論、方法和學科的最新進展,為農業信息分析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的研究提供了堅實基礎;會議討論并表決通過了“協同開展信息分析預警工作,加強農業產業安全”倡議,提出必須加強全國科研教學研究力量的聯合,建立“全國農業信息分析預警科技戰略聯盟”,加強信息分析預警關鍵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建議農業部設立“農業信息分析預警”研究專項,并納入國家“十二五”科技計劃等內容。
這次會議是全國農業信息科技領域的又一次盛會,也是農業信息分析領域開展全國聯合科研攻關的一次預備會議,對于加快農業信息分析科技自主創新與學科建設、促進全國農業信息分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強農業信息分析工作、推動我國農業信息事業的發展必將產生重大作用。
分享到
全國農業信息分析理論與方法學術研討會在河南鄭州召開
發布時間:2009-11-23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