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奶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科技創新團隊成功建立了一種比現有國標方法多檢測32種脂肪酸的高通量檢測方法,并繪制了荷斯坦奶牛、娟珊奶牛、水牛等8種動物乳的脂肪酸指紋圖譜,為系統解析動物乳成分奠定了方法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奶業科學雜志(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目前,國家標準GB 5009.168-2016方法僅能測定食品中的37種脂肪酸,該研究建立的GC-MS高通量檢測方法能同時測定69種脂肪酸,在檢測靈敏度和檢測通量上具有極大優勢,尤其是對奇數鏈支鏈脂肪酸(OBCFA)、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和共軛亞油酸(CLA)的檢測效果更佳。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對荷斯坦奶牛、娟珊奶牛、水牛、牦牛、山羊、駱駝、驢的生乳以及人乳樣品的脂肪酸組成進行系統測定分析,成功繪制了上述8種乳的脂肪酸指紋圖譜,并揭示了8種乳脂肪酸組成特征。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科院重大任務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項目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3168/jds.2021-2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