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在武漢召開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學科群重點實驗室建設啟動會暨第一次學術委員會會議。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劉旭出席會議并講話。
劉旭在會上指出,農產品質量安全一直是全社會廣泛關注的重點。農業部近年來提出要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迫切需要我們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等工作。劉旭強調,農產品質量安全學科群既要關注科技創新,加強有害物質時空動態變化以及從田間到餐桌過程的控制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治理技術等長期性、全局性、基礎性的研究;又要為應急處置等提供科技支撐,加強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中檢測方法等應急技術儲備,輔助領導開展科學決策,針對大眾開展科學普及工作等。
與會委員討論了農產品學科群工作規則、各實驗室研究方向等內容。來自各學科群實驗室的9名學術骨干圍繞快速檢測技術、動物性食品中高通量檢測技術以及蔬菜中重金屬、水產品中貝類毒素、花生中黃曲霉毒素風險評價與控制等方面做了學術報告。會上還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等7個專業性重點實驗室授牌,為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了聘書。
據悉,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學科群將主要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與預警、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與標準、農產品真假識別與污染物溯源、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及種養殖過程控制等理論與技術研究。到2015年,將建設成為以1個綜合性實驗室為龍頭、7個專業性重點實驗室、100個左右風險評估實驗室為延伸,層次清晰、分工明確、布局合理的“學科群”體系,實現由單個實驗室建設向實驗室體系建設的突破。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