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和安徽省合肥市召開了兩場芝麻機械化聯合收獲關鍵技術現場觀摩會,在油料所選育的適合機械化新品種“中芝75”和“中芝78”示范田塊上,演示了機械化聯合收獲關鍵技術,一廂220米長的芝麻收獲時間僅用了3分8秒,即每畝收獲用時不到5分鐘,效率比人工作業高百倍。
近年來,我國芝麻主產區種植面積連年萎縮,特別是人工收獲環節需要4-6個人工,在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用工成本逐年增加情況下,缺乏機械化收獲技術成為制約我國芝麻生產發展和規模化種植的瓶頸問題。自2014年起,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芝麻與特色油料創新團隊領銜攻關,研發的芝麻機械化聯合收獲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適合機械化品種、改制聯合收割機械、控高減肥增密干燥綜合調控”三大要素的有機融合。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芝麻聯合收獲技術各項指標成熟度達到了可以大面積示范推廣階段,是推動芝麻生產方式轉型的“變革性”技術。臨泉縣種植大戶楊立文觀摩后激動地說“沒想到芝麻能夠實現一次性機收,收出來的芝麻又白又干凈,省時省工,明年我要種10000畝芝麻”。
省級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市縣鄉級技術推廣人員、芝麻種植大戶、合作社、企業等代表參加會議。(通訊員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