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授獎決定,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一種氣吸滾筒式水稻育秧播種裝置”“基于模型的直升機施藥飄移預測方法”兩項發明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這也是農機化所繼2013年首次獲得中國專利獎后,連續4年獲此獎項,累計獲獎數達6項。
張敏副研究員等發明的“一種氣吸滾筒式水稻育秧播種裝置”,實現了水稻稀播均勻高速精密育秧播種。依靠此項專利技術開發的氣力式育秧播種流水線,具有定位對穴播種,均勻性高、空穴率少和作業效率高等特點,可滿足雜交稻、超級稻機插勻播、稀播、對穴播種的迫切需求,對解決我國水稻均勻稀播、高速育秧播種領域的技術瓶頸問題,培育稀植健壯秧苗,促進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的發展,實現水稻高產穩產具有重要作用。
薛新宇研究員等發明的“基于模型的直升機施藥飄移預測方法”,創新性地將計算流體力學CFD思想引入到農用航空施藥技術領域,可以快速有效地預測即將進行的航空施藥藥液沉積分布情況及飄移范圍等,從而為準確、安全、便捷評估農業航空精準施藥作業創造條件。應用該專利以及輔助專利成果研發的農用無人直升機航空施藥飄移預測方法,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作業成本,提高了農藥利用率,而且降低了植保作業中農藥對環境的污染,減少了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病蟲草害防治提供了先進、適用的技術方法。
據了解,中國專利獎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于1989年設立,是我國唯一的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得到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認可,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通訊員 江帆)
張敏副研究員等發明的“一種氣吸滾筒式水稻育秧播種裝置”,實現了水稻稀播均勻高速精密育秧播種。依靠此項專利技術開發的氣力式育秧播種流水線,具有定位對穴播種,均勻性高、空穴率少和作業效率高等特點,可滿足雜交稻、超級稻機插勻播、稀播、對穴播種的迫切需求,對解決我國水稻均勻稀播、高速育秧播種領域的技術瓶頸問題,培育稀植健壯秧苗,促進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的發展,實現水稻高產穩產具有重要作用。
薛新宇研究員等發明的“基于模型的直升機施藥飄移預測方法”,創新性地將計算流體力學CFD思想引入到農用航空施藥技術領域,可以快速有效地預測即將進行的航空施藥藥液沉積分布情況及飄移范圍等,從而為準確、安全、便捷評估農業航空精準施藥作業創造條件。應用該專利以及輔助專利成果研發的農用無人直升機航空施藥飄移預測方法,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作業成本,提高了農藥利用率,而且降低了植保作業中農藥對環境的污染,減少了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病蟲草害防治提供了先進、適用的技術方法。
據了解,中國專利獎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于1989年設立,是我國唯一的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得到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認可,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通訊員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