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討會按照學科定位、中心運行管理、創新小組管理、績效考評、人才、資源、平臺、創新文化與黨組織建設等議題依次展開,對影響研究所發展的關鍵環節進行系統梳理。副所長李新海、劉錄祥,各內設研究中心主任、職能部門負責人分別圍繞“研究所發展與學科定位”“各中心實體化運行管理與重點任務”“創新科研組織模式”“績效考評與獎懲機制”“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資源配置與管理”“共享平臺運行模式與管理”“創新文化及黨組織建設”8個主題作了專題報告,與會代表展開深入的研討。研討會深入分析了作科所的地位、優勢和面臨的挑戰,會議指出,戰略性問題,始終是事關作科所發展全局性、長遠性、方向性的問題。作科所要以服務產業重大需求、創建世界一流農業科研研究所為目標,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協同發展。
會議強調,一要著力優化學科布局,建立以四大學科領域和小麥、玉米、大豆等核心作物為重點的橫縱學科交叉的科研結構,要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優化科研選題;二要全力通過培養和引進結合打造人才隊伍,優化學科布局,全面落實人員分類考核,注重對青年骨干的選拔與培養;三要努力構建高效的服務平臺體系,通過統籌布局、謀劃建設、推動立項、績效獎勵,提升作科所平臺的服務能力,構建作物科學試驗站網絡,努力建成裝備先進、功能完善、結構健全、運轉高效的現代作物科技平臺體系;四要切實加強機制建設,在倡導公平高效的基礎上,建立一整套切實可行的科研組織管理、績效考核、資源配置制度,激發研究所的創新能力和協作精神,進一步提升研究所創新能力、學術影響力和產業支撐力。
會議要求,作科所要緊緊圍繞科研工作重點,加強全所職工團結與協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把優秀人才凝聚到作科所事業中來;要圍繞作科所建設和發展目標,樹立以人為核心,以實踐為基石,勤奮努力的工作作風;要營造作科所獨特的創新文化,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不斷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和價值感。(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