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蠶學會主辦,我院蠶業所和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養蠶與桑樹栽培研究室,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蘇中、蘇北綜合試驗站聯合承辦的“秋末冬初桑樹綠枝扦插技術現場會”,4月11-12日在江蘇如皋召開,來至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云南、陜西等11個省的國家蠶桑技術體系基地縣、研究所、高校的50多名專家和技術骨干參加了本次會議。
秋末冬初綠枝扦插育苗技術是我院蠶業研究所和如皋市蠶桑管理站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其操作方法是利用秋末桑樹的再生機能將生長的綠枝剪成具有4個芽的插穗,下部離芽1厘米處削左右各一刀傷口,上端留1/4片葉,用篩選的生根劑和促根劑進行技術處理,插入沙壤土(或其他基質)中,促使插穗在冬季發根。用該方法培育桑苗打破了傳統的只能在夏秋季進行綠枝扦插育苗的歷史,在技術上取得了創新,試驗結果顯示育苗成活率可穩定在80-90%。
研討會上,代表們結合國家蠶桑技術體系的要求和任務,通過參觀如皋秋末冬初綠枝扦插育苗技術試驗點、聽取蠶業所常務副所長張國政研究員“我國現代栽桑養蠶發展方向”報告和蠶業所栽桑研究室程嘉翎研究員“桑樹工廠化育苗研究進展”介紹等,探討了秋末綠枝扦插育苗技術領域下一階段的研究方向和任務。代表們認為,這次現場研討會是一次務實的會議,會議期間大家通過現場觀摩,既看到了實物,又學到了新技術,感受深刻。出席會議的安徽省蠶桑研究所代表汪泰初認為,秋末冬初綠枝育苗投資少,操作簡單,既充分利用了農閑季節的土地資源,又充分利用了勞動力資源,具有推廣價值。他說,今年安徽蠶桑研究所準備引進這項新成果,在安徽的國家蠶桑技術體系基地縣、重點蠶區搞10畝以上實驗示范田,推廣這項新技術。(王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