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遺傳育種創新團隊研究發現,茶樹富含沒食子酰基葉黃素葡萄糖苷,相關研究發表在《食品研究國際雜志(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
沒食子酰基葉黃素葡萄糖苷(GLAG)是一種次生代謝化合物,最早發現于印度尼西亞的藥用植物珠子草中,具有抗菌、抗氧化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癲癇、瘧疾、發熱、高血壓等疾病。
研究發現,“中茗2807”茶樹的沒食子酰基葉黃素葡萄糖苷含量為30.64毫克/克,遠遠高于其在珠子草(0.273 毫克/克)、大戟科山麻桿屬植物(0.5毫克/克)中的含量。進一步研究發現,沒食子酰基葉黃素葡萄糖苷在茶樹不同季節和不同葉位中的含量具有顯著的差異。研究還分析了沒食子酰基葉黃素葡萄糖苷在遺傳群體中的變異范圍、與其他兒茶素組分的相關性等。該研究為在茶樹中提取應用沒食子酰基葉黃素葡萄糖苷提供了理論依據。
該研究得到了浙江省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res.2024.11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