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桃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首次發現了山桃抗蚜蟲的天然活性成分--樺木醇,為植物源綠色農藥的開發和抗桃蚜品種的培育提供了重要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農業與食品化學(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并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
桃蚜是全球最具破壞性的取食韌皮部的害蟲之一,它寄主范圍廣、傳毒能力強,對作物造成嚴重危害。桃蚜侵食后的桃幼葉向反面橫卷或不規則卷曲,阻礙葉片的營養吸收,使葉片營養惡化,甚至黃落。蚜蟲在葉片上的排泄物易誘發煤污病,干擾光合作用,嚴重影響作物的產量和果實品質。
團隊前期研究發現山桃是桃亞屬植物中抗性最強的種質。該研究以“帚形山桃1號”的F2代分離群體為材料,通過代謝組學分析,探討了蚜蟲侵染后山桃代謝水平的變化。研究表明,樺木醇是山桃關鍵的防御代謝產物,具有強殺蚜活性,可以保護山桃免受蚜蟲侵害;進一步的毒性試驗表明,樺木醇對害蟲有毒性,但對益蟲沒有毒性;另外,研究發現細胞色素P450基因PpCYP716A1可能是山桃中樺木醇合成的關鍵基因。研究結果表明,山桃通過增強PpCYP716A1的表達來增加樺木醇的含量,對蚜蟲產生毒害作用,最終抵御了蚜蟲的侵害。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創新專項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趙倩)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2c0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