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
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研究員閻萍帶領“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甘肅甘南草原牧區‘生產生態生活’保障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組開展牦牛科學養殖技術培訓。
會上,閻萍和項目組科技人員就牦牛品種選育與改良、枯草季適時補飼、燕麥草種植貯藏及包蟲病防治等養殖關鍵技術進行了講解,并發放了《牦牛科學養殖實用技術手冊》(藏漢雙語)、《家庭農場肉牛獸醫手冊》、《包蟲病繁殖技術指南》及包蟲病防治掛圖等培訓材料。
牧民代表參觀了“海北高原現代生態畜牧業科技試驗示范園”和“海晏夏華養殖場”牦牛舍飼育肥情況,考察了“海晏縣牦牛養殖合作社”和“大興隆養殖合作社”牦牛分群管理飼養模式。科技人員對牦牛科學養殖、短期肥育關鍵技術等進行了細致的介紹,并對牧民牦牛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在大通牦牛種牛場,牧民代表參觀了國內外第一座“牦公牛站”,并就牦牛養殖先進技術進行了現場了解和學習。
通過此次培訓,使牧民群眾看到科學養殖技術應用帶來的增收效益,促進藏區牧民之間交流交往交融,為牧區增產、增效、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撐。
來自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夏河縣的牦牛養殖戶、課題組人員及基層工作人員共計30余人參加了培訓。(通訊員 符金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