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專家獻策天然纖維產業可持續發展
麻類所舉辦“棉麻絲等天然纖維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討會”
發布時間:2014-10-22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作者:劉志遠
為促進我國天然纖維的生產和消費,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和保護環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主辦的“棉麻絲等天然纖維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討會”于10月16日在長沙召開。來自湖南大學、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棉麻絲及產業經濟研究的知名專家和學者近30人參加了會議。
據悉,棉、麻、絲等是世界上主流天然纖維。我國是天然纖維與紡織品生產大國,生產了全球70%以上紡織品,而且天然纖維的應用領域在拓展,已廣泛應用到建筑、家居和輕工建材等領域。21世紀以來,隨著人類對健康和環保的關注,天然纖維已成為時尚的主題,棉麻絲等產品需求逐年遞增。另一方面,我國原棉30%-40%、亞麻60%以上、黃紅麻70%以上依賴進口,產需失衡日益突出,棉麻絲產業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因此,研究我國天然纖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與會專家圍繞我國天然纖維產業發展現狀和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分析了當前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前景和趨勢,并提出了許多政策性建議,對推動當前我國天然纖維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會議認為,棉麻絲等天然纖維產業在過去作為國家戰略物資為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盡管新世紀以來受到化學纖維產品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困難,但天然纖維產業符合世界綠色產業發展潮流,發展前景廣闊。
與會專家一致呼吁國家要給予棉麻絲等天然纖維產業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天然纖維產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天然纖維產業戰略價值。(通訊員 王真棟)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