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部、法國高等教育科研與創新部、法國國家研究中心、法國駐華大使館,聯合主辦的中法科技合作聯委會框架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旨在為加強中法科技國際合作,共同致力于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協調發展。來自中法兩國科技人員就共同雙方關心的環境可持續發展與生物多樣性進行深入交流與研討。
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侯春生博士受邀以“蜜蜂病毒在蜜蜂及其捕食者之間的傳播和進化”為題作大會報告,并就相關內容與相關人員進行深入探討。同時,此次會議的宣傳冊封面與封底圖片采用侯春生博士和法國合作者埃里克·達魯澤特博士提供的關于胡蜂與蜜蜂的材料,彰顯了蜜蜂對生態的重要意義及胡蜂對整個授粉生態的影響,更體現了蜜蜂及其授粉昆蟲對環境與生物多樣性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
據悉,當前黃腳胡蜂在法國及歐洲被認為是入侵性物種,嚴重影響農業與環境生物多樣性。此次會議不僅向法國科學家展示了胡蜂攜帶與傳播蜜蜂病毒的危害,需要更深入廣泛的調查胡蜂對授粉昆蟲潛在的危害。同時也為法國提供了利用胡蜂防治農業害蟲的案例。從而在防與用上為胡蜂防控與利用及蜜蜂保護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尤其為重大農業害蟲防治,也為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提供相應數據。(通訊員 謝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