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萬權長期從事小麥銹病、黑穗病、赤霉病等麥類真菌病害生物學、監測預警與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在小麥條銹病菌源基地勘界與綜合治理研究方面成績突出。他先后主持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轉基因重大專項、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際合作等17項重大科研課題。現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農林生物災害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首席專家,主持國家“973”計劃課題“作物異質性性調控病害的作用及分子基礎”、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項目“小麥銹病監測與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鐮刀菌及其毒素的快速檢測與控制技術研究”等。從1999年開始一直負責國家小麥區域試驗品種抗病性把關鑒定工作。2009年起先后被聘為國家大麥、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
陳萬權曾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8項、國家授權(公開)發明專利10件。其中主持完成的“中國小麥條銹病菌源基地綜合治理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成果于2012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1完成人);參加完成的“中國小麥條銹病的流行體系”“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成果分別于1987年和200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參加人)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集體獎參加人)。他主編了《Disease Risk and Food Security》、《中國農作物病蟲害》、《圖說小麥病蟲草鼠害防治關鍵技術》、《植物保護學學科發展報告》等著作或論文集12部,合編、參編(譯)著作10多部。主持制定《小麥抗病蟲性評價技術規范》農業行業系列標準8項,已頒布實施。在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Plos One、Theory and Applied Genetics、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Phytopathology、中國農業科學、植物病理學報、植物保護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近200篇,其中SCI源期刊論文20多篇。
陳萬權2012年被評為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和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2013年被評為全國農業先進個人,并被《科學中國人》收錄為封底人物;2014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在本講座中,他將從小麥條銹病發生與危害概況、我國研究歷史、目前取得的主要進展以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系統介紹中國小麥條銹病的研究情況。敬請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