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馬鈴薯主食開發成果展示交流會在武漢召開。會議就2016年度馬鈴薯主食開發進展及存在問題進行總結,就下一階段工作目標與方向進行部署展望。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出席會議并講話。

陳萌山在會上指出,馬鈴薯主食開發項目歷時3年,通過9省7市典型示范,科技型龍頭企業積極參與,中國農科院加工所、蔬菜所、食物營養所專家的共同努力,在技術創新、產品創制、轉化水平、產業規模、市場開拓、政府重視度、民眾關注參與度、國際反響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是政府主導、科技引領、產業支撐、學術促進、金融支持等多領域協同創新的成功案例,充分體現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技術協作優勢、政策引導優勢。
陳萌山總結了2016年馬鈴薯主食開發取得的5方面進展。一是篩選適宜品種,全國主糧化品種總數達26個,收集了50份主糧化品種選育的種質資源,創制2000份新的育種材料。二是開發出百余種馬鈴薯傳統、特色、休閑產品,研制出馬鈴薯饅頭專用整型機和中小型馬鈴薯面條加工裝備。三是推進戰略研究,為國家指導馬鈴薯主食產業開發,提供了有效咨詢意見。四是采集基礎數據,豐富完善了馬鈴薯主食產業化數據庫,分類數據信息量總體上已經實現覆蓋面70%以上。五是開展科普宣傳,與街道、社區以及企業聯合,舉辦形式多樣地馬鈴薯主食產品消費體驗活動,并策劃制作了相關系列叢書與視頻。
陳萌山要求,項目組要繼續按照農業部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著重推進專用品種培育、配套技術綠色模式創制、地域特色產品研發、家庭專用烹制裝備研制、營養評價及消費引導、產業鏈一體化等重點工作,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強化創新驅動,聚焦重點發力,扎實推進馬鈴薯主食開發,將“小土豆”打造成“大產業”,引領城鄉居民健康消費,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業部有關司局、中國農科院有關部門及研究所、部分省農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和專家、企業代表共15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通訊員 杜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