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蕩在農科講壇上的科學之聲

3月10日下午,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年首期“農科講壇(中國農業科技報告會)”在國家農業圖書館報告廳拉開帷幕。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作了題為“水稻品種設計育種的分子基礎”的學術報告。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出席報告會并致辭。報告會由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魏琦主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李家洋院長對分子設計育種的基本概念和影響水稻產量與品質等重要農藝性狀的分子基礎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從高產、優質、穩產3個方面分享了分子設計育種研究進展及在具體工作中的應用,并和與會人員進行了互動交流。
陳萌山在致辭中強調,“農科講壇(中國農業科技報告會)”的舉辦是中國農科院使命的重要體現,要通過農科講壇展示中國農科院以及中國農業科技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成果,激勵科技人員更好地服務國家目標;農科講壇的舉辦是促進農業科技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措施,要通過農科講壇讓人類的智慧在這里閃光,讓科學的魅力去昭示更多的青年才俊的投入,唱響農業,唱響農業科技;農科講壇的舉辦也是營造創新工程氛圍的重要手段,要通過農科講壇為創新工程的深入實施提供源源不斷的激勵和動力。
陳萌山指出,要將農科講壇定位在“高端、前沿、權威、原創”,致力于打造成一個特色鮮明、內容豐富、充滿活力的學習交流平臺。“高端”就是報告的主題鎖定在國家產業重大需求和國際農業科技發展的重大命題。“前沿”就是報告的內容聚焦農業科技發展前沿問題和新興交叉學科的發展。“權威”就是報告要體現國家最高水平,作報告的專家應該是中國農科院本領域具有重大學術影響或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專家,以及部分院外的本領域的知名專家。此外,還要力求體現“原創性”,特別是主講專家在科技創新當中的獨創性、自主性成果,以及對未來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需要科技來突破的探索和設計。
據介紹,農科講壇以發布農業科技最新進展、交流新的學術思想和新方法、研討農業科技熱點問題為主要內容。報告形式多樣,可以一人一題、一人多題或多人一題,每月一期。中國農科院將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提升講壇的品質和效益,將農科講壇打造成精品論壇,辦成學習交流的園地、辦成塑造專家的平臺、辦成發布最新成果的陣地、辦成展示中國農科院形象的窗口,努力提升中國農科院的顯示度、影響力和話語權,引領中國農業科技創新方向,推動中國農業科技不斷創新發展。
農業部人事勞動司副司長、部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胡永萬、科教司高新技術處處長張文,中國農科院領導班子成員、機關青年代表、京區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員代表,研究生院學生代表,以及來自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30多所在京大學的研究生代表等5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