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
水稻研究所獲悉,該所水稻功能基因組學創新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水稻的失水狀況受遺傳控制,失水基因的克隆有利于耐旱新品種的培育。相關研究成果于8月5日在線發表在植物領域權威期刊《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上。
水分散失過快通常會使植物承受干旱脅迫,進而引起植物的早衰。研究人員利用一個苗期葉片邊緣就開始發白、枯萎的早衰突變體early senescence 1(es1),借助圖位克隆手段分離了ES1基因,該基因編碼一個類SCAR蛋白,是SCAR/WAVE復合體的一個重要組份。
ES1突變引起水稻單位葉面積上的氣孔數明顯增多,導致水分散失過快而表現早衰;ES1還表現水分循環加快,根部吸水能力增強等適應性特征。利用該基因信息,通過對不同品種ES1等位基因變異的篩選和比較,將為培育耐旱水稻新品種提供新思路。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轉基因專項的資助。饒玉春博士、楊窯龍博士和徐杰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曾大力研究員為通訊作者。(通訊員 章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