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農業部在湖北省洪湖市開展外來入侵生物水花生防除行動及技術培訓會,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張國良博士、付衛東副研究員陪同農業部科教司有關領導現場考察了水花生生物防治示范區,現場釋放3萬頭水花生的天敵-水花生葉甲,并對來自江蘇、浙江等14個省(市、自治區)農業環保部門的負責人及技術人員進行了水花生綜合防治技術培訓。
在農業部的支持下,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張國良博士主持“長江中下游地區水花生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研究項目取得重要成果。該項目創新地應用景觀生態學和集合種群物種保護學理論,根據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氣候和農業生產特點,采取以越冬繁育和早春人工助增釋放天敵技術為核心,以化學防治為主、生物防治為輔的防治陸生型水花生和以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水生型水花生的技術模式,研究集成了一套操作簡便、易學易懂,可廣泛適用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水花生防控的技術體系。自2004~2006年研究示范階段,該技術已在安徽省巢湖等7個示范區縣累計推廣應用50萬畝次,防除效果達到85%以上,該研究成果獲得了安徽省科學進步三等獎。2007年開始該技術成果逐步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安徽、湖南、湖北、江蘇、江西等省市推廣應用。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炯煬鎮水花生生物防治效果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