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土壤培肥與改良創新團隊基于紅壤旱地長期定位實驗,證實了配施有機肥對土壤健康和相關土壤功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農業、生態系統與環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上。
近年來,土壤功能取代了土壤肥力成為土壤健康評價的重點。施肥通過影響土壤的物理、化學以及生物過程進而調控土壤健康和功能。然而,不同施肥模式對土壤健康、土壤功能的影響尚不清楚。
該研究基于旱作紅壤長期定位試驗,評估了土壤健康和土壤功能對不同施肥模式的響應。有機碳、有效磷、真菌、粘粒含量和陽離子交換量是土壤健康評價的關鍵因子。配施有機肥模式相對于不施肥處理,土壤健康指數提高了150%~196%,且碳循環、養分循環、生物多樣性維持、緩沖過濾能力以及作物生產功能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此外,土壤功能對土壤健康的提升呈現出不同的響應模式,可將其分為敏感功能和內在功能。
該研究得到了科技部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等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agee.2023.10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