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與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在湖南省長沙市聯合召開了“全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暨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現場會”。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李偉國、湖南省農業委員會主任劉宗林、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雷茂良、成果轉化局局長袁龍江、麻類研究所所長陳萬權,以及我國長江中下游雙季稻全程機械化模式攻關協作組成員單位主管廳(委)領導、種植業(糧油)處長、技術推廣站長、重點縣(市、區)農業局長、糧油站長、水稻模式攻關相關專家共計16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認為,水稻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但目前耕種環節機械化水平較低,要加快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深入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加強農機農藝的融合。此次會議是農業部首次以種植業管理司和農機化管理司聯合召開的會議,意義重大,這不僅是“事”的融合,而且也是“人”的融合,它將合力推進我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
會上,與會代表參觀了岳陽市屈原區水稻麻育秧膜集中育秧、整地機械、插秧機械以及植保機械的展示。曾衍德詳細詢問了麻育秧膜的育秧效果并觀看了麻育秧膜機械插秧現場演示。在下午召開的座談會上,中國農科院麻類所副所長、麻纖維產品與加工技術創新團隊首席王朝云研究員作了有關麻育秧膜研制與應用方面的學術報告。
曾衍德在總結講話中強調,麻育秧膜及其在水稻機插育秧中的應用技術至少解決了3個問題:一是盤根效果好,適于機插;二是秧苗返青快;三是可降解、對土壤沒有污染。這正是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綠色增產模式攻關所需要的技術,今后要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加快技術推廣應用進程。
會議強調,開展水稻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必須重點抓好4方面工作:一是在技術集成上求突破,實現農機農藝融合;二是在關鍵環節上求突破,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三是在成果轉化上求突破,促進科研生產對接;四是在組織方式上求突破,推進體制機械創新。(通訊員 王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