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
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中棉所63”、“中棉所50”和“中棉所49”等3個品種入選農業部組織遴選的2014年農業主導品種。
“中棉所63”是長江流域的主栽雜交棉品種,表現出了較好的豐產性,穩產性和適應性,深受農民喜愛。在2009年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示范中,“中棉所63”在長江流域贛、湘、鄂、皖、蘇、豫西南等6省籽棉畝產均達到900斤左右,2010-2014年連續5年被農業部列為長江流域主導品種。
“中棉所50”是黃河流域主栽短季棉品種之一。早熟、豐產、優質、抗病蟲,夏播生育期為105天左右,產量高,適應性強。在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示范中,“中棉所50”在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河北、江西、湖南、湖北等省進行了麥(油)后直播,籽棉產量達400斤以上。
“中棉所49”是西北內陸棉區主栽棉花品種之一。2006-2013年連續8年被農業部推薦為西北地區棉花主導品種;2008-2013年連續6年被列為國家西北內陸棉區棉花早中熟組區域試驗對照品種;2007-2013年,連續7年被列為自治區棉花早中熟組區域試驗對照品種;2005-2012年在南疆和東疆(含兵團)累計推廣面積3207.1萬畝,年均400萬畝,占當地棉花面積30%左右。因原棉品質穩定而優異,被選為國家原棉實物標樣。(通訊員 馮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