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果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建立了氯蟲苯甲酰胺等同類殺蟲劑在食用菌上的殘留分析方法。該方法的建立為我國該類殺蟲劑在食用菌上最大殘留限量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支撐,同時也能夠減少其在國際貿易中的損失,對促進國際貿易將發揮積極作用。相關研究成果于2020年發表在《食物化學(Food Chemistry)》上。
我國是世界上食用菌生產和出口的第一大國,但目前,中國僅登記一種混合殺蟲制劑用于防治食用菌上的害蟲。由于該類殺蟲劑具有獨特的活性位點和選擇性,對哺乳動物具有低毒性,目前正在全世界廣泛的登記和應用。日本,歐盟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制定了該類殺蟲劑在食用菌上最大殘留限量。因此,為了保證其質量安全和減少國際貿易的經濟損失,探尋其在食用菌上的殘留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通過常用的農藥殘留前處理方法和色譜串聯質譜技術在5分鐘內即可完成對該類殺蟲劑的定量檢測。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的靈敏度和準確性優于先前報道的單一農藥檢測方法,并且該方法具有簡便和快速的特點。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所級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統籌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趙倩)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203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