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蟲害防控與生物安全創新團隊制備了可以提高農藥利用率、增強生物活性、降低非靶標生物風險的納米遞送體系,為開發高效安全的農藥制劑產品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光化層(Chemosphere)》上。
傳統農藥制劑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利用率低、持效期短、非靶標生物毒性大等問題。開展農藥新劑型的相關研究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手段。
該研究以碳量子點修飾的熒光介孔二氧化硅為載體材料,制備了噻蟲啉介孔二氧化硅納米遞送體系,載藥率達33.58%,并且該納米遞送體系具有良好的殺棉蚜活性,對捕食性天敵大草蛉幼蟲毒性較低。研究結果表明,噻蟲啉介孔二氧化硅納米遞送體系可以提高農藥的利用率,降低非靶標生物風險,為棉田蚜蟲綜合防治提供了新策略。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梁冰)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4.14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