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土壤培肥與改良團隊研究解析了有機物輸入和長期施肥調控土壤有機碳激發效應的作用機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有機物輸入和施肥等管理措施調控土壤有機碳的積累過程,影響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然而,有機物輸入量和長期施肥對土壤有機碳激發損失的機制尚不清楚。
該研究通過采集國家土壤質量公主嶺觀測實驗站長期施肥處理的耕層土壤樣品,結合碳(13C)同位素示蹤技術進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土壤有機碳激發損失強度隨有機物輸入量的增加而增強;相對于單施化肥處理,有機肥配施通過提高土壤團聚體穩定性和氮磷有效性,緩解了有機碳激發損失,促進土壤有機碳積累。研究揭示了長期施肥通過影響外源碳輸入量、土壤碳穩定性和養分有效性,調控土壤有機碳激發效應。研究結果為優化農田碳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圖1 有機物輸入量和長期施肥調控土壤有機碳激發效應的機制圖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和青年創新專項等項目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3048003?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