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中玉科企聯合(北京)種業技術有限公司(又稱“1+8中玉科企聯合”)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召開了2017年度工作總結會暨深化科企合作促進種業發展研討會。農業部種子管理局調研員鄒奎,作科所所長劉春明、黨委書記孫好勤、副所長李新海,以及8家種業企業領導和中玉科企公司負責人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會議。
“1+8中玉科企聯合”是在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精神背景下,2012年農業部種子管理局組織作科所與北大荒墾豐種業等8家種子企業共同成立的種業科技創新公司。依托該公司,作科所與8家種業公司在玉米種質資源聯合鑒定、玉米品種規模化聯合測試、生物技術聯合開發及育種聯合創新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構建協同創新平臺,共擔投入、共享成果,提升我國種業創新能力。據悉,2017年“1+8中玉科企聯合”鑒定優良種質資源300多份;聯合測試玉米品種210個,試驗點次455個,19個玉米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會上,參會人員聽取了“1+8中玉科企聯合”工作總結、公司運營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計劃,以及育種聯合創新研發工作方案和成果共享方案,就種質資源聯合鑒定、品種聯合測試、生物技術聯合開發、育種聯合創新研發等多項科企合作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并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及共享協議,為下一步各項具體工作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會議充分肯定了“1+8中玉科企聯合”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推動種業創新發展的工作成績。會議指出,自2012年公司成立以來,做了大量的聯合創新工作,建立了“玉米種質資源聯合鑒定與創新平臺”,共同開展大量種質資源鑒定和創新工作,引發出國家良種攻關機制的建設與發展;建立了“生物技術聯合開發平臺”,開展分子標記輔助、生物信息分析等聯合開發,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建立了大范圍、多點次“玉米品種聯合測試平臺”,累計試驗點次2335個,測試玉米品種883個,36個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為國家主要農作物品種綠色通道試驗審定機制做了有益探索,積累了經驗;建立了 “育種聯合創新研發平臺”,以共享為機制,整合資源、資金、技術,共同開展品種選育,建立商業化育種研發流程,提升種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作科所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