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探索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于畜禽養殖業,實現現代畜牧業與傳統中醫的融合,集成創新,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主辦的“中醫農業在畜禽養殖業及精準扶貧中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研討會邀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章力建研究員作了題為“發展中醫農業,走有中國特色生態農業之路”的主旨報告。蘭州牧藥所所長楊志強主持研討會。所黨委書記劉永明、副所長閻萍等3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
“中醫農業”是由章力建研究員和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朱立志研究員于2016年10月提出來的一種新型農業發展方式,是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于農業領域,促進動植物健康生長和病蟲害綠色防控,大幅度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中醫農業是傳統農業精華與現代高新技術的集成創新,突破常規農業的發展瓶頸,為農業供給側生態轉型提供特效途徑。
研討會上,章力建全面闡述了中醫農業的內涵、機理、特征和獨特的效果以及豐富的實踐。楊志強介紹了中獸藥方面以及相關農業科技企業中草藥植物保護液等方面的實踐與成果,并針對中醫農業面臨問題、發展設想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專家們指出,中醫是以中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為哲學基礎,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的科學體系。中醫以整體觀去認識自然、認識生命。中醫農業就是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于農業領域,實現現代農業與傳統中醫的跨界融合,集成創新。中醫農業可為農產品產地水、土、氣立體污染綜合防控和改善產地環境,促進動物健康生長,保障畜禽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中醫農業目前發展迅速,各地在生產實踐中創造了許多新技術與新方法,應總結與提高這些經驗,推動中醫農業更好、更穩、更快發展,建立集成創新示范園區并在精準扶貧中發揮。
據悉,蘭州牧藥所是一所涵蓋中獸醫、獸藥、畜牧、草業4大學科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長期開展中獸醫醫藥科技創新,創制國家一類新獸藥5個,獲中獸藥及飼料添加劑證書40個,連續舉辦七屆國際中獸醫醫藥技術培訓班,在中醫農業應用于畜禽養殖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會議建議建立中醫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加快研發系列效果顯著的獸藥新產品,以滿足現代畜牧業產業發展的需要。(通訊員 符金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