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保護創新團隊研究發現高暴露劑量的殺菌劑百菌清降低了室內人工飼養蜜蜂幼蟲的存活率,改變了蜜蜂幼蟲腸道微生物結構,農藥對蜜蜂的風險同時與其毒性和暴露劑量有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有害生物治理科學(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上。
百菌清是一種非系統性有機氯殺菌劑,對蜜蜂成蟲低毒。花粉是蜜蜂幼蟲的重要食物來源,幼蟲通過取食含有百菌清殘留的花粉是否影響其健康,低毒性而高暴露劑量農藥對蜜蜂幼蟲的風險尚未進行全面研究。
該研究首先測定了百菌清對蜜蜂幼蟲的慢性毒性,在實驗室條件下3-6日齡蜜蜂幼蟲連續飼喂含有不同濃度百菌清的飼料,無可見不良反應濃度(NOAEC)為1微克/毫升。然后采用16S rDNA基因測序技術分析了不同濃度百菌清暴露對蜜蜂腸道菌群結構的影響,發現假單胞菌(Pseudomonadales)和伯克氏菌(Burkholderiales)豐度在處理間存在差異。最后結合百菌清在花粉中的殘留文獻值進行風險評估,百菌清的風險值(RQ)同時與NOAEC和暴露劑量呈動態相關。該研究是農藥對蜜蜂生態毒理效應研究領域的有效補充,為保障蜜蜂安全和大田科學用藥提供了數據參考。
該項研究得到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的資助。(通訊員 楊宇暉)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ps.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