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研制出水體面源污染智能監測系統,制定了《農業面源污染智能監測技術規范》,首次實現流動水體中高風險抗生素、農藥殘留等新發面源污染物實時、在線和動態監測。
研究以作物種植高風險農藥、畜禽養殖抗生素等新發面源污染物智能監測為目標,在多功能材料創制、多靶標動態識別技術研發以及全自動分析裝備研制等方面開展創新研究,在材料、技術和裝備上均取得原創成果。通過技術集成,成功研制了面源污染智能監測系統,解決了流動水體中污染物種類多、含量低、動態分析難等問題。該智能監測系統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能夠實現有機磷類、煙堿類、苯并咪唑類等3類9種高風險農藥和喹諾酮類、四環素類、磺胺類等3類10種抗生素的實時動態、多靶標監測,檢測靈敏度達納克/毫升水平,響應時間小于1分鐘。目前,該系統已在海河、太湖等流域示范應用,實現了從會監測到“慧”監測的智變,為我國面源污染物智能監測提供了新思路和技術手段。未來,該系統有望在日常水質監測、水產養殖等更多領域應用。
該研究得到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科英才等項目支持。(通訊員 劉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