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第一次理事長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和推進“優質乳工程”,不斷展開理論和實踐創新,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乳制品。會議由聯盟理事長王加啟研究員主持。來自聯盟40余家單位的56名副理事長和理事成員參加會議。
聯盟副理事長、高級工程師顧佳升匯報了聯盟工作進展。聯盟自2016年11月成立以來建立了“優質乳工程技術”這一核心技術,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現已有9家乳制品企業實施了“優質乳工程”并通過驗收,形成了養殖業與加工業之間的利益平衡分配機制;在業界形成了推進“優質乳工程”的共識,并認同“糠氨酸”是評估優質乳產品的核心指標,這也是鑒定國產奶和進口奶品質的第一塊“試金石”。
參會各單位代表就進一步發揮好聯盟平臺作用、開展協同創新及成果宣傳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交流。經研討,會議形成了3項決議。一是加強“優質乳工程技術標準體系”研究,爭取在理論和實踐創新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持續為市場提供安全優質的乳制品。二是擴大聯盟成員,廣泛宣傳聯盟工作成果,積極開展科普與消費引導。三是發揮聯盟成員資源互補優勢,大力開展協同創新,積極申報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據悉,2013年,農業部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向國家建議實施“優質乳工程”,得到眾多科研單位和企業的響應。“優質乳工程”涵蓋了創建優質乳標識制度、推動奶牛養殖技術升級、全面實施乳制品加工工藝標準化監管等3方面內容。“優質乳工程”是保障我國優質原料奶穩定生產供給的重大舉措,也是加快我國奶業管理體制創新,全面振興我國奶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擔任理事長單位,是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專業聯盟。聯盟的宗旨是立足產業重大需求,開展科技協同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成果轉化模式創新,大力實施“優質乳工程”,推動我國奶業轉型升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健康中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