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14日,翟虎渠院長到我國小麥主產區山東、河南兩省了解小麥生長情況,考察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矮敗小麥育種基地、三系雜交抗蟲棉基地并到我院灌溉所、棉花所調研。
在河南省新鄉市,翟虎渠院長在市、縣領導的陪同下,考察了位于新鄉縣七里營鄉的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矮敗小麥育種基地。他認真聽取了矮敗小麥育種課題組首席專家劉秉華研究員關于矮敗小麥育種及基地建設進展情況的匯報,詳細查看了不同選育品種(系)的生長情況,對矮敗小麥育種及基地建設所取得的進展給予充分肯定,他說,矮敗小麥是我國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成果,利用矮敗小麥開展輪回選擇育種可以使數十個甚至上千個親本的基因進行大規模的反復重組,并不斷優化,進而使群體得到改良,極大地提高育種效率。應用這個育種平臺,可比常規小麥育種方法提高功效上百倍,這是我國小麥育種技術研究的革命性突破。目前矮敗小麥育種技術已基本形成一個完整、穩定的體系,關鍵是要加強科研基地建設,加速這一技術體系的推廣和產業化,使其發揮重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翟虎渠還出席了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新鄉縣人民政府關于在新鄉縣建立“矮敗小麥育種技術創新基地”的合作協議簽字儀式,他希望合作雙方要站在國家的高度,不斷完善矮敗小麥育種技術平臺,加強小麥新品種選育和推廣利用,全面提升我國小麥的產量和品質,為提高我國糧食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在河南省安陽市,翟虎渠院長考察了位于我院棉花所實驗基地的生物技術研究所“三系雜交抗蟲棉基地”,在聽取了三系雜交抗蟲棉課題首席專家郭三堆研究員和棉花所喻樹訊所長關于基地建設的布局規劃后,他說,生物技術所和棉花所在棉花育種和抗蟲棉研究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在國內乃至國際上都處于領先地位,要以“三系雜交抗蟲棉基地”建設為契機,加強雙方的合作,實現科技資源的互通共享,不斷推進我國棉花研究的自主創新。
在河南期間,翟虎渠院長還考察了我院灌溉所、棉花所。分別聽取了龐鴻賓所長、喻樹訊所長代表兩所領導班子作的工作匯報,看望了一線科研人員,并在棉花所召開了中層干部會議。翟虎渠對兩所近年來在科研及條件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兩所要加強發展的緊迫感,緊緊圍繞院黨組提出的建設“三個中心,一個基地”的戰略目標并結合各所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工作計劃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在各自領域為國家農業和農業科技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雷茂良副院長參加了考察,陪同考察的有關部門負責人有:科技局局長葉志華、計劃財務局局長史志國、院辦公室副主任汪飛杰、作物科學所黨委書記張保明、生物技術所黨委書記田曉薇、副所長林敏等。
分享到
加強科研基地建設 推動農業科技自主創新
發布時間:2005-04-19
|來源: 院辦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