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2016年第2期“農科講壇”(中國農業科技報告會)在國家農業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本次“農科講壇”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靜介紹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及檢測技術發展。邀請鋼鐵研究總院院士王海舟、農業部
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劉瀟威作為點評嘉賓。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出席報告會。報告會由科技管理局副局長李新海主持。
王靜重點介紹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檢測技術的發展狀況、所在團隊的研究進展,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歷與科研體會。她說,通過近十幾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建立了法律法規保障下的標準體系、監管體系、認證體系、追溯體系、信用體系、風險評估和檢驗檢測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大幅度提升,總體安全有保障,但是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她強調,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是最重要的科技支撐。目前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基本可以保障農產品安全,部分已達國際領先水平,但與發達國家差距大,原創性技術少,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受制于人。為了提升我國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水平,王靜帶領科研團隊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戰略,開展了本底污染調查和殘留行為代謝規律研究,深入研究前處理、速測技術、確證技術等關鍵技術,加強技術集成與示范應用,促進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學科的發展,推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
在談到她的科研經歷時,王靜頗有感觸地說,科研工作要以國家大局為重,急國家所需。尤其是做食品安全檢測的研究人員,一定要有赤子丹心,殫精竭慮明大義,照準方向不動搖。科研團隊要有企鵝精神,要同心協力、共進共退。作為首席,要甘為人梯,培養和激勵年輕科研人員,營造和諧向上的科研氛圍。
院機關負責同志、院屬京區各單位領導、青年職工代表、研究生院學生代表等45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