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技日報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合辦,中央十五家新聞媒體以及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等參與的神舟神箭杯“2005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評選揭曉。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員以其突出的科技業績獲此殊榮。
從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科技日報介紹了100多位活躍在科技一線的前沿人物。此次評出的“2005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是他們的杰出代表。他們中有執著品種改良的農業專家,有成就突出的青年學者,有屢獲殊榮的技術發明功臣,有注重創新的企業家;有致力技術創新的工程師,有為“神舟”飛船保駕護航的科研團隊的領軍人物,有駕馭神舟”翱翔太空的英雄航天員,有國產電腦、彩電“造芯”的科技帶頭人。本屆十大科技新聞人物來自多個科研領域,他們的技術、成果大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的核心技術競爭力。他們和由他們領銜的團隊,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中堅力量。“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評選”活動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三屆,引起了科技界以至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歷屆“科技新聞人物”集中體現了科技工作者無限的創造能力、活躍的科學思維、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他們的精神和事跡激勵著一代科技工作者投身自主創新的黃金時代。
當選為“2005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的是:郭三堆,再造大半個長江流域棉區的棉花專家;鄧中翰,徹底結束中國計算機“無芯”歷史的三棲學者;鄧亞軍,為印尼海嘯遇難者找到“回家”之路的女科學家;王春生,曾七下西洋的環球科考首席科學家;王厚德,被聯合國授予“特別貢獻獎”的生物技術專家;史占華,憑借自主創新完成“世界第一穿”的工程專家;張慶君,為“神六”保駕護航的年輕副總設計師;宗保,寧2005年度唯一一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得主;費俊龍、聶海勝,默契配合再次成功出征太空的英雄航天員;戰嘉瑾自主設計出我國首枚彩電芯片的科研領軍人。
分享到
生物技術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員入選
2005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
發布時間:2006-04-29
|來源: 生物技術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