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
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閻萍研究員主持的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重點牧區‘生產生態生活’保障技術集成與示范”現場觀摩會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尕秀村示范基地召開。來自青海、新疆、四川、內蒙、西藏、甘肅等6省(區)科技廳負責人、專家及相關人員50余人參加了現場觀摩與交流。
通過對牧民的現場訪談,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該項目的實施效果顯著,構建了甘肅牧區生產-生態-生活保障技術體系優化模式,為甘肅乃至西北牧區草牧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樣板。與會專家還為牧民現場發放了便攜式伏光發電設備、生物質氣化爐、便攜式照明設備和牛羊營養舔磚及驅蟲消毒藥品。
據悉,該項目采用聯合技術攻關、技術集成、技術示范等手段,探索建立甘肅甘南草原牧區牧業增產、牧民增收、民生改善可推廣示范模式。自實施以來,通過 “牦牛選育與健康養殖關鍵技術”集成示范,使改良后牦牛生產性能提高10%左右,集成適用于牦牛、藏羊的營養平衡調控和供給技術6套;推廣牦牛補飼料、裹包草料及營養舔磚100余噸;建立了退化草地治理示范區、鼠害及毒雜草防治的試驗示范區及人工草地示范區共計3500余畝;與當地獸醫部門和獸防人員緊密協作,投放包蟲病驅蟲藥物吡喹酮、阿苯達唑片超過60000頭次;在網絡基礎建設方面,開通8M電信網絡,研發了漢藏文科技信息服務網站,累計發布牦牛、草畜平衡等各類農牧信息共計15000余條,并于通過無線移動網絡通信設備,實現了全國首個牧民新村無線網絡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