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農業部種植業司和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聯合舉辦的“全國茶園替代農藥示范應用現場觀摩會”在重慶市召開。
與會代表參觀了替代農藥示范茶園,詳細了解了各實驗區的農藥示范情況及防治效果。代表們發現,不同農藥示范區的茶樹生長狀況差別顯著,凱恩、帕力特、唑蟲酰胺、阿立卡示范區內茶樹生長良好、茶梢翠綠,而對照農藥和清水示范區茶樹頂部芽葉焦枯,幾乎無茶可采。
在“茶園農藥替代計劃交流會”上,陳宗懋院士、彭萍研究員、吳光遠研究員介紹了3年來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病蟲害防治研究室在農藥替代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代表們充分肯定了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進行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前瞻性,深刻認識到了茶園水溶性農藥替換的必要性和替代農藥的先進性,并就如何進一步把茶園農藥替代計劃推進進行了積極討論。與會代表一致認為,一要積極向上級領導部門反映茶園水溶性農藥的安全隱患,以便制定更為合理的法律法規;二要聯合農技推廣部門做好推廣工作,爭取把茶園農藥使用技術與茶葉標準園建設結合起來,制定標準化的規范;三要信息共享,將茶園農藥替代計劃取得的成果及時與各產茶省經作處、植保站溝通,保證成果及時應用與各省茶區;四要建立規范的農藥經營渠道,使茶農用上價格合理、質量可靠的茶園推薦農藥。他們表示,此次會議對于提高茶園農藥的安全認識,推進我國茶葉的質量安全,將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來自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農業部種植業司、中國農科院
茶葉所及全國各地的97名代表參加了會議。(通訊員 張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