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正值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之際,將我院獲得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優秀獎的3項專利進行集中宣傳展示。
專利號:ZL201610376855.3
一種與豬出生窩重和胎重相關的分子標記鑒定方法及應用
我國是最大的生豬生產國和豬肉消費國,但我國種豬生產效率明顯低于養豬發達國家,是我國養豬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國家《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提出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豬的遺傳改良工作關乎國計民生,提高我國種豬生產效率是當務之急。母豬的繁殖性能是制約養豬業生產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關鍵的指標是斷奶仔豬數,豬的初生窩重和胎重與斷奶仔豬數密切相關。同窩及同批次胎兒發育過程中體重變異過大,產仔數增加與胎兒初生重降低的矛盾,都會造成產仔數增加但是無法轉化為斷奶仔豬數或出欄豬數。因此,在保證一定數量產仔數的前提下,提高仔豬的初生重和均勻度,增加斷奶仔豬數是養豬生產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專利成果“一種與豬初生窩重和胎重相關的分子標記鑒定方法及應用”有效解決了豬繁殖力改良技術領域的關鍵性技術難題。針對傳統育種中缺乏對豬初生窩重和胎重進行鑒定的相關基因和分子標記,提供了與豬產仔性狀相關的SNP分子標記,實現了對高繁種豬的精準選育;以改善和調控仔豬的初生重和均勻度為著力點,在提升總產仔數的基礎上,綜合考量豬初生窩重和胎重等窩源性狀,有效解決了斷奶健仔數、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PSY)很難提升的問題。針對性狀鑒定和選育周期長的問題,提供了采用與豬初生窩重和胎重相關的分子標記鑒定方法,在母豬出生后,即可通過分析豬的組織、細胞和血液等樣本的DNA信息,判斷出豬的初生窩重和胎重,能夠快速選留繁殖力好的種豬個體。此外,該技術成果還極大地降低了育種成本,在提高豬繁殖性能的同時,不影響其健康及生長性能等。
該專利成果自2016年起在天津、山東、廣西、廣東等省市和自治區的多家育種公司應用,新增銷售額18629萬元,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用于“天河”牌長白豬M1系選育,5個世代后,豬繁殖力性能指標穩定提高,母豬斷奶健仔數由12.5頭提升至13頭。以該專利為主專利,圍繞豬繁殖性狀育種標記形成專利保護池(發明專利8項),研制出繁殖力性狀選育的專門化育種芯片“繁芯1號”。
專利號:ZL201010251915.1
口蹄疫病毒樣顆粒及制備方法和用途
病毒樣顆粒(VLPs)作為最接近自然病毒抗原且不含病毒核酸的類病毒抗原,能夠誘導近乎于病毒自然感染的免疫力,被認為是目前最能夠替代全病毒疫苗的候選疫苗形式。隨著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新時代的開啟,具備安全性、高效性及價格優勢的口蹄疫病毒樣顆粒(VLPs)疫苗也慢慢凸顯其主導地位。VLPs疫苗的研發推廣,將為我國口蹄疫免疫無疫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有利于我國口蹄疫實現防控凈化的戰略目標,同時推動獸用疫苗產業持續成長,進一步打開產業空間。
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的專利成果“口蹄疫病毒樣顆粒及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通過原核表達系統,成功建立以原核表達系統制備FMD VLPs抗原的平臺,創造性實現FMDV衣殼蛋白的可溶性表達及多種衣殼蛋白的同水平表達難題。作為一個創新技術平臺,它還可用于多種疫病VLPs的制備,為其它VLPs產品的研發建立了技術儲備。
目前,以該專利為基礎核心技術獲得兩項一類新獸藥證書并實現了上億元的經濟收益。基于該專利技術開發獲得的一系列動物VLPs產品也在國家創新性評價等方面獲得多個部門的肯定,合作公司首期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口蹄疫VLPs疫苗6億毫升,未來作為傳統滅活疫苗的替代產品,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潛力。
專利號:ZL201610965593.4
一種四行花生聯合收獲機
花生是我國極具國際競爭力的優質優勢油料作物,我國花生產量和種植面積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但我國現有花生機收裝備存在效率低、適應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突出問題,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產區對高效花生聯合收獲技術裝備的需求日趨迫切,亟需加快花生機械化收獲技術設備創新與創制,更好支撐產業發展。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的專利成果“一種四行花生聯合收獲機”,針對多行半喂入花生聯合收獲存在的因挖深不一、難以對行、輸秧卡滯、摘果清選性能差,造成的落埋果損失大、清選質量差、作業順暢性無法保證技術難題,發明了對壟收獲、挖掘智能控深、多鏈夾持有序合并輸送、高效半喂入摘果與反向喂料均衡篩選等關鍵技術,創制了可一次完成四行(兩壟)花生自動限深、挖拔起秧、夾持輸送、摘果、清選、集果等作業的聯合收獲機,有效破解了上述技術難題,填補了技術空白。四行花生聯合收獲機裝備性能穩定、適應性廣、效率高,純作業效率可達6畝/小時,為市場兩行花生聯合收獲機的兩倍以上,損失率為≤2%,破碎率為≤0.5%,含雜率為≤3%,主要性能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國家和行業標準。
該成果已通過科技成果評價,整體技術水平處于國際領先;獲2017年江蘇省專利項目金獎、獲“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技成果一等獎”;被中國農科院遴選為三大創新成果,并推薦到央視財經頻道做專題報道。成果技術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農業主推技術,在豫、魯、冀、新、蘇、鄂等花生產區獲得推廣應用,市場前景廣闊,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