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學會發布了“2019年中國科技期刊農林學科年度優秀論文擬獲獎名單公示”。根據該公示,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2015年發表在《園藝學報》上的論文“蘋果可溶性糖組分及其含量特性的研究”獲評第四屆中國科協農林優秀論文二等獎。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鄭麗靜,通訊作者為果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創新團隊首席聶繼云研究員。論文以132個蘋果品種為材料,測定成熟果實的可溶性糖組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和可溶性糖含量(SS),旨在揭示蘋果的可溶性糖組分及其含量特性。研究結果表明,蘋果中的可溶性糖以果糖為主,其次是蔗糖和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最低,約4/5的品種蔗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TSS和SS均服從正態分布,去掉個別拖尾品種后葡萄糖含量和山梨醇含量也呈正態分布;果糖含量與甜度值之間、TSS與SS之間均存在極顯著一元線性關系,相關系數達0.9450和0.8797;TSS、SS均存在關于其他指標的多元線性模型,且擬合精度和預測精度很高。該論文研究結果為蘋果風味品質評價、蘋果消費、蘋果品種選育等提供了科學依據。
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是中國科協為促進國內科技期刊發展而設立的專項計劃,于2016年啟動。為鼓勵科技工作者多出科研精品和原創性研究成果,引導更多優秀成果在我國科技期刊首發,助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中國科協決定2019年繼續面向國內期刊開展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遴選計劃圍繞建成創新型國家的總體部署,遴選推薦發表在我國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上,且在國際學術界有影響、在科技前沿有突破和建樹、對原始創新有引領作用的優秀論文,從源頭上推動我國科技期刊質量的提升,維護我國科技期刊的成果首發權,掌握學術評價主導權,進而提升我國在國際科技界的話語權,更好地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廣大科技工作者。據悉,聶繼云研究員2014年發表在《中國農業科學》上的論文“蘋果農藥殘留風險評估研究”2017年榮獲了第二屆中國科協農林優秀論文三等獎。(通訊員:何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