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重要人獸共患病與烈性外來病團隊在宿主針對病毒感染的防御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鑒定了一個新的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弗林蛋白酶調控基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mBio》上,并被選為編輯推介論文。
新冠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等多種重要病毒病原的囊膜蛋白在感染過程中依賴細胞弗林蛋白酶切割加工成熟,進而獲得感染性,因此弗林蛋白酶是重要的抗病毒治療潛在靶點,但細胞生理和感染情況下,弗林蛋白酶酶活性的調節機制尚不十分清楚。
該研究發現,可溶性N-乙基馬來酰亞胺敏感性因子附著蛋白α(α-SANP)是一個新的干擾素刺激基因,在新冠病毒感染過程表達上調,通過與弗林蛋白酶的P結構域直接互作抑制其酶活性。α-SANP在經典的細胞囊泡轉運過程發揮重要作用,該研究揭示了α-SNAP獨立于囊泡轉運的新功能,豐富了宿主針對病毒感染的防御機制,為新冠病毒等病毒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靶向。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資助。(通訊員 鄧彥莉)
原文鏈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mbio.024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