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聽取匯報、實地考察、審閱有關資料、經質疑和充分討論,專家組認為該技術以種植苧麻飼料用品種為基礎,創新了苧麻用作牧草的生產模式。該技術可顯著降低肉鵝養殖成本,為傳統特色產業的轉型提供了新的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利用苧麻放牧肉鵝,增加了肉鵝的活動量,改善了鵝肉的品質,符合市場對生態、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專家組認為該技術為傳統特色產業的轉型提供了新的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建議加強行業間的合作,建立示范基地,進一步完善苧麻多用途發展的技術模式,建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據項目主持人、麻類所所長熊和平介紹,該技術通過整合高產高效生態栽培、肉鵝分區輪牧、補飼全價飼料、資源循環利用等核心技術,將苧麻資源利用率從20%提升到70%以上,苧麻嫩莖葉粗蛋白含量達20%以上,且其再生能力強、生物產量大,每年可持續供應食草8個月以上,每畝麻園每年可承載80-120只肉鵝。在苧麻園實施肉鵝放牧,在保持生產性能穩定的條件下,可節省約50%的精飼料,顯著降低養殖成本。充分發揮苧麻的飼用價值,實現了種植和養殖的高效結合。(通訊員 王真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