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農業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的專家齊聚一堂,認真學習、熱烈討論習近平同志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要批示精神。專家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體現了黨中央關心群眾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為民情懷,反映了廣大群眾的呼聲和愿望,受到廣泛歡迎和熱烈反響。專家們認為,有效保障的食物供給是全面小康社會的物質基礎,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健康文明生活的重要標志。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資源嚴重短缺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工業化進程和生活水平提升最快的國家,未來一段時期我國人增地減趨勢不可逆轉,保障食物安全壓力不斷加大。如何科學合理膳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食物資源浪費、食物營養浪費、農業資源浪費,是一個重大的經濟、政治問題。專家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是提倡文明消費,移風易俗。珍惜食物、避免浪費、勤儉節約、科學消費,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今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基本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杜絕大吃大喝,在婚喪嫁娶、聚會及宴請活動中,倡導分餐制、自助式餐飲方式,摒棄搞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風氣。
二是推行合理膳食,減少浪費。引導居民形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膳食結構多樣化的食物消費習慣,控制高能量、高脂肪、高鹽飲食。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等集中供餐點,加快建立專業營養師指導制度,推行營養配餐,減少隱性浪費,同時把食堂浪費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指標,進行嚴格考核,實行獎罰制度。
三是依靠科技創新,開源降耗。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減少食物生產、加工、儲藏和流通環節的損耗。倡導綠色加工,改變糧油過度精細加工工藝。開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構建食物與營養發展創新戰略聯盟,集中力量研究開發,向市場提供更多的優質安全方便健康食品,帶頭保障食物質量安全、促進營養改善。
四是強化產業支撐,改善供給。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提升“米袋子”和“菜籃子”產品質量。用工業化、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食品產業,推進綠色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建立主餐食品集中生產配送體系建設,推行產地直銷。扶持發展大豆食品蛋白、膳食纖維等一批新興食品產業,促進膳食結構調整。
五是擴大公益宣傳,加強引導。增強主流媒體公益宣傳力度,提高食物營養知識傳播的科學性。發揮研究機構的科普職能,加強食物安全與營養健康的宣傳普及。開展公眾喜聞樂見的宣講活動,編發通俗易懂的圖片、“明白紙”、科普手冊,提高全民營養健康意識。盡快開啟食物與營養教育,將“食育”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和節約美德。
分享到
食物營養專家倡議:厲行勤儉節約 倡導合理膳食
發布時間:2013-02-04
|來源: 農業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