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養殖業污染防治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了一氧化氮作為信號分子對銅脅迫下大薸修復豬廢水的影響機制,為通過合理調控一氧化氮濃度來提高大薸凈化處理豬場廢水效果提供理論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清潔生產雜志(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大薸作為一種高效脫氮除磷的水生植物,被廣泛應用于豬場廢水的深度凈化處理環節。然而,豬場廢水中殘留的銅等重金屬常通過氧化損傷的方式影響大薸的處理效果。一氧化氮作為信號分子可緩解重金屬脅迫已被報道,但其對重金屬脅迫下大薸處理養殖廢水過程中的影響作用仍不清晰。
研究表明,一氧化氮緩解了高濃度銅離子(2 ~ 4 毫克/升)對大薸的氧化脅迫,但加劇了低濃度(1 毫克/升)銅離子的氧化脅迫。進一步分析發現,大薸對銅耐受性的增加與抗氧化水平和轉運系數的升高顯著相關。此外,一氧化氮通過促進廢水中銅的抗氧化、銅的運輸、可溶性有機物的結合、營養物質的吸收等途徑來調節大薸對廢水中銅的處理能力,適量的一氧化氮可以提高大薸對二價銅離子的耐受性。該研究可加深對一氧化氮在植物凈化畜禽養殖廢水過程中關鍵作用的理解。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的支持。(通訊員 姚金玲)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3.13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