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聯合國內科研單位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感染樣品中病毒RNA聚合酶復合體結構,闡明了pM1249L在病毒基因轉錄調控中的分子開關功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非洲豬瘟對全球生豬產業構成嚴重威脅。非洲豬瘟病毒基因組龐大,轉錄表達極為復雜,其自身編碼的RNA聚合酶系統(vRNAP)如何精準調控不同病毒基因轉錄的時空表達,進而完成在易感動物體內的高效復制,機制尚不清楚。
該研究揭示了非洲豬瘟病毒 vRNAP 復合體的精細構造,發現了病毒蛋白pM1249L在病毒轉錄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詳細闡明非洲豬瘟病毒轉錄調控新機制。結合前期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結構解析,揭示了pM1249L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具有多重功能,拓展了對病毒基因轉錄調控與病毒顆粒組裝的認知邊界,為精準制定防控策略和抗病研發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鄧彥莉)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