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在京舉辦了“中國專利獎申報指導講座暨專利價值分析試點動員會”。會議由潘燕榮副局長主持。來自中國農科院27個研究所及技術轉移中心的58名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與科研人員參加了會議。
會上,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指出,農業領域知識產權數量增加很快,但是發明專利少,同族專利和海外有效發明的少,對于實際生產貢獻小。知識產權是靠人的智力勞動創造出來的,相關政府部門要千方百計從制度上、資金上創造良好的環境,激勵創新;知識產權管理人員有責任幫助科研人員獲得知識產權權利和收益。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市場處處長王雙龍從中國專利獎設立出發點入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國專利獎的設立根本、評選原則和申請書撰寫等。現場解答了各所申報人員的具體問題,如專利質量與先進性之間的區別、經濟利益核算以及社會效益表述等。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所知識產權辦公室主任李小娟應邀分享了專利價值分析試點工作的組織和專家評價系統的研發及使用等方面的經驗。
會議還討論了中國農科院專利價值分析試點工作的初步方案并就具體實施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與會人員紛紛表示,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確有必要,進入到專利價值分析階段,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能。此次培訓解答了在中國專利獎申報和專利價值分析方面的很多問題,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挑戰。
據悉,中國專利獎是我國唯一專門授予專利權發明人的政府部門獎,得到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認可,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該獎項也是中國農科院現代科研院所評價與個人考核的重要依據。中國專利獎的評選理論依據是專利價值分析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協同中國技術交易所組織專家研究,所構建的一套由反映專利價值屬性并且具有內在聯系、起互補作用的指標群組成的指標體系,通過專家/專業人員打分,對專利價值進行客觀評估,給出綜合評價。為了改變中國農科院目前申請量大、專利價值不高、轉化率欠佳的狀況,經過積極地爭取,2015年中國農科院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選為農業領域唯一的專利價值分析試點單位,將通過運用該指標體系對全院專利進行價值分析,實行分類管理。